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大唐称心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二有女为高阳 (2/3)

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二有女为高阳 (2/3)

文/苦瓜炒蛋花
大唐称心 | 本章字数:126.11万字 | | 大唐称心txt下载 | 大唐称心手机阅读
杀,永嘉公主也被迫离婚,直到李治继位将她改封房陵公主,让她再嫁,这事才算翻篇了。

还有唐肃宗的女儿郜国公主和几个官员私通,最后官员砍头的砍头、流放的流放,公主也被幽禁起来了;再看高阳公主,一没离婚,二没幽禁,三没降低待遇,几乎啥事没有。

只是辩机和公主府的奴仆们,却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下一条命了。心爱之人死状如此惨烈,高阳公主却什么也做不了,只能把怨恨藏在心里。后来李世民去世的时候,身为女儿的高阳公主一点伤心的反应都没有,完全无动于衷。此后,可能因为某种补偿心态,她还开始与一些和尚、道士、自称能见鬼的“奇人异士”交从甚密。看到这里,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发现一件事,滚滚君说的全是《新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的内容,《旧唐书》里有没有记载呢?

其实,这就是许多学者对这整个私通事件是否存在的怀疑理由之一。先说几个公认的疑点:首先,我们前面说过,房玄龄临终前上书一封,让李世民对高阳公主感慨了一番,说明这个时候父女二人关系尚可,私通一事还没被曝光。而房玄龄和李世民去世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一年,这一年内闹出这么大的丑闻,《旧唐书》里又没有公主传,难道李世民的本纪里不记一笔吗?

可是《旧唐书》记载了高阳公主如何在房家搅和、和丈夫参与谋反等等坏事,但偏偏就是没有提过她和辩机私通这档子事。其次,宋太宗时期的《太平御览》中也没提到这件事,宋仁宗时编成的《新唐书》第一次把这事情摆到台面上来了。

《新唐书》确实是正史,但也是一本被公认糅杂了许多野史杂记、,比如原本在正史上默默无闻的宜城公主,在《新唐书》里摇身一变成了家暴驸马、虐待情敌的妒妇;安乐公主原本的结局是“格战良久被斩”,到《新唐书》里成了,先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晚上“览镜作眉”,然后逃跑路上被杀;更别提对武则天等执政、参政女性的“特殊照顾”了,所以你说高阳公主有没有份得到这种特殊照顾呢?

更有学者指出欧阳修、司马光等人可能有排佛立场、考证高阳公主和辩机的年龄差、以及讨论二人一个在戒律森严的寺庙、一个在耳舌众多的权贵家庭,客观上到底能不能发展关系等等问题,这里就不详说了。

而且如果高阳公主在父皇去世时“无哀容”,注意,不是“脸上哭唧唧、心理笑嘻嘻”,就是明目张胆地面无表情,装都不装一下,在古代算不算得上不孝?

有个成语叫“十恶不赦”,指的是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,即谋反、谋大逆、谋叛、恶逆、不道、大不敬、不孝、不睦、不义、内乱。其中一条就是“不孝”。

试想一下,堂堂公主,国孝家孝期间,面无哀容,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她在因为情郎之死恨她爹,就算不受贬斥,难道不会引起非议吗?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更详细的分析,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。但是,不管此事是否存在,李治继位的第二年就去了高阳公主的宅第做客,看起来似乎一切正常。

而高阳公主的结局,也与风月私情扯不上关系。她的死,源于一桩牵连众多、却颇有争议的谋反案。

唐高宗永徽四年,“一切正常”的高阳公主想起了自己宅斗设定,把枪口瞄准了房遗直,于是派人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。只要能把他拉下马,爵位不就轮到房遗爱了吗?

但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,控诉人不仅是弟弟的老婆,还是皇帝的妹妹,这谁顶得住?房遗直干脆豁出去了,就把弟弟两口子那堆七七八八的事情全抖出来了,末了还说——罪盈恶稔,恐累臣私门。他们这么搞以后肯定会出事,我提前告发,至少我的家族还能有个一线生机。

于是,李治下令让长孙无忌审理,房遗爱为了活命自爆的同时开始连环爆破,牵扯出了一票皇亲国戚,本来“平平无奇”的诬告案,一下子变成了震惊朝野的谋反案,牵扯其中的不仅有房遗爱和高阳公主,还有以下人员:荆王李元景,他是李渊儿子,前面说过他女儿嫁了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,他还私底下说自己做了个梦,梦见自己“手把日月”,这跟那什么“梦日入怀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史书但凡记载这样的梦,主角不是当了皇帝,就是因为谋反被皇帝砍了头。

吴王李恪,他是太宗的第三子,李世民亲口说过“英果类我”,这孩子像我,也提出过想让他当太子,甭管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一种试探,反正长孙无忌当时竭力反对,最后立了李治当接班人。武将薛万彻,薛万彻的妻子是李治的姑姑丹阳公主,薛万彻因为被贬官心怀怨念,和房遗爱私下联络说要拥立荆王李元景。还有巴陵公主和她的驸马柴令武,柴令武的母亲就是平阳昭公主,柴令武以妻子巴陵公主生病求医的名义留在长安,也打算伺机而动;好家伙,敢情巴陵公主的作用就是生病吗?

至于高阳公主在干什么,史书里有这么一句——主使掖廷令陈玄运伺宫省禨祥,步星次。

现在我们看天象、看星座什么的觉得无所谓,但古代如果你看天象、找算命,就本就是谋反标配。等于李治的叔叔、姑父、哥哥、妹妹全谋反了,结局当然是砍头的砍头、赐死的赐死,一个也没跑掉。吴王李恪死前还在大呼——长孙无忌窃弄威权,构害良善,宗社有灵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一百五十一章 左秦琼右尉迟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一百五十三章 腹黑小李治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