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新纪元1912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129章 想想办法 (1/3)

第129章 想想办法 (1/3)

文/无语的命运
新纪元1912 | 本章字数:716.61万字 | | 新纪元1912txt下载 | 新纪元1912手机阅读

对于朱志尧,内田信也到是极为熟悉,两人早在上海时就已经是老熟人了,光绪三十年朱志尧创办求新船厂时,正是内田信也帮助他在日本采购价格低廉的设备机器,虽说那些机器大都是二手机器,但贵在其大都为德国货,质量实属上佳,而且当年,内田信也也着实为朱志尧考虑,机器价格最低不说,而且主动降低佣金,亦正因如此,两人早在那时便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友谊。

而这一次是三年前一别后,两人第一次见面,朋友再相逢,自然有着说不尽的话,原本,朱志尧是想在上海家中招待他,可其却非要来连云港、在田湾船坞,也正因如此,他才会觉得内田信也此次来访,恐怕并不仅仅只是“老友重聚”那么简单。

几乎是在内田信也刚一进屋,就已经一个女职员端了一壶茶过来,而朱志尧则尽地方之谊的亲自给内田信倒茶,而内田信也则手放在旁边,恭敬地照应着,待朱志尧倒好茶后,他言回手提过一个礼合说道。

‘庞德君,老太太,近来身体还好吗?”

老太太指的是朱志尧之母,过去在上海的时候,他曾多次去过朱府,甚至接连三年的朱家中秋、春节之会的晚宴,其亦受到邀请,而且还是老太太让邀请的,说他一人孤身在中国,实在是难为了,或许是这份当年的亲缘,使得他后来回到日本后。曾逢节托人送上礼物给老太太,将礼盒双手递给朱志尧说道:

‘这次,不能亲去上海,还请庞德君务必向老太太言明,想着老太太当年多加关照,内田实在是愧疚的很,这是我托朝鲜总督府的朋友,弄来的上好人参,与送给天皇的御礼是同一等级的,了表内田之心!‘

接过礼盒时。朱志尧连忙起身轻躬致谢:

‘谢谢,老太太身体安好,只是时常挂念内田君,有这份心就行了,你我关系,以后切莫如此,老太太也早有吩咐,不能总让内田破费。‘

在两人客气的聊着过往,互相了表着思念时。这间屋里只剩下他们俩人了。这倒也让他们两人自在多了,于是,内田信也便靠近朱志尧坐去说道:

‘庞德君,咱们认识多年了,这一次来,除去与故友重聚之外。内田还有一事相求!‘

说着话,内田信也站起来便在那里鞠躬,朱志尧连忙拉他坐下,然后给他又续了一杯茶说道:

‘内田,过去你帮我。你的事情,只要是我能帮忙的地方,我一定会帮!”

“我……”

看一眼朱志尧,内田信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来。

“我想让贵船坞帮我改造一艘船!”

改造船?

听着简单,可朱志尧却没有笑出声来,他甚至都后悔自己应的太早了。了解日本造船业的朱志尧非常清楚,尽管这两年以鹰游门为主的中国造船业发展迅速,但日本造船业却发展了数十年,其综合技术能力远胜于中国,即便是鹰游门船厂亦不能同之相比,虽说此时日本的造船业规模或许不及现在的中国,可改造商船这种简单的工程,内田不至于来中国找自己吧!

只怕这船还真不是那么好改的。

“一艘可以运化学品的船!”

一听化学品船。朱志尧顿时就沉默了下来,他端着茶杯,半晌都没能说出话来。

在欧战爆发之后,日本的工业同样也取得迅速发展,对于日本企业而言,除去利用战争天佑获取财富外,对很多日本人来说,从“胶澳事变”以日本败北结束后,从政府到民众的心里都憋着一口气,他们不服气,而在看到中国实业迅速的全面位超过日本时,心中更是极不服气,而政府则出于种种目的,鼓励日本企业在各个领域同中国企业叫板。

凡是中国拥有的,日本一定要拥有,凡是中国领先的,日本一定要超越,这种叫板在很大程度当然有益于日本的经济和发展,而这种缘于自尊的追赶意识,往往胜利政府的经济鼓励,就像中国的实业家们之所以创办实业,除非去为个人谋利之外,更深层的一个原因,也是如此,也是为了争一口气。

但很多事情仅有志气却远远不够,志气归志气,技术归技术,比如在“胶澳事变”后,吃了飞机的大亏之后,日本在试图发展飞机制造业时,就碰到了从材料到发动机再到总体设计以及其它的一系列问题,不过最终日本还是另辟蹊径选择发展防空武器,以应对中国的空中优势,这倒是让日本军工厂因此受益,尤其是在欧洲的飞机开始广泛使用之后,日本研制的防空机枪架、小口径防空炮就得到欧洲同行的欢迎。

这或许是一个成功的例子,但事实上,失败的例子却是举不胜数,在此时,人造丝是技术含量最高的消费品工业项目之一,原本全世界仅只有英、德、意三国拥有工业化生产能力,在欧战爆发之后,人造丝工厂纷纷转产无烟火药,国际人造丝价格随之大涨,早在战前就创办了的中国人造丝公司因此获得巨额暴利。

在看到中国人造丝企业获取暴利时,日本财团则立即发展对其属于“高尖”技术的人造丝工业,在勉强解决人造丝生产问题后,可在其工厂建成之后,却又意外的面临着另一个困境——化学原料,或许,日本的化工专家们拼尽全力解决了人造丝的生产问题,但他们在短期内却无法解决化工原料的规模化生产问题,在战前不仅日本,就是美国绝大多数化工原料,几乎都来自德国或者英国。而现在,中国几乎是唯一的化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:第128章 奸商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130章 材料学(1/3)(快捷键 →)